2010年8月8日星期日

翻墙方式集

转自:http://diu.org.ru/2010/08/05/%e5%90%84%e7%a7%8d%e7%88%ac%e5%a2%99%e5%a7%bf%e5%8a%bf%e7%ae%80%e4%bb%8b/

在天朝,不爬墙等于没上网。我上网,就是为了爬墙,强烈的不安全感让我搜集了很多不同的爬墙方式,发出来大家分享一下。每种爬墙方式的具体步骤就不介绍了,自行搜索。
改hosts
通过设置hosts来访问被封锁的网站,在hosts里面写上网站的对应未封锁ip即可。我一直不知道这个没封锁的ip是怎么来的,一般就是搜索,但经常搜索到的就已经被封了。
现在有个网站http://just-ping.com 输入网址,即可ping出世界各地的ip,然后试出一个未墙的ip。
各个平台都适用
SSH加密代理
代理分加密代理和普通代理,普通代理现在已经没落了,ssh通道方式的加密代理,快速而安全,而且免费账号很多,一些国外免费空间会带SSH。
1.(ff + autoproxy 或者 chrome + switchy! )+ myetunnel + ssh
只能浏览网页,配置好以后方便快捷,虽只能浏览器使用,但已满足绝大多数需要,设置开机启动后,开机自动就在墙外了。
这里有详细设置:http://www.daili39.net/Chrome.html
各个平台都适用
2.wujie浏览,ziyoumen
境外某组织搞的爬墙工具,利用ssh通道加密爬墙。直接运行即可,简单方便有效。适合初级用户。使用时注意记得更新,要不然下次就可能翻不过去了。下载地址:v9.97 update 2010.6.30
http://FileDeck.net/zh-cn/files/10DFFC6Y/tools20100711.rar.rar
适合windows
3.P*U*F*F
有免费版也有收费版。免费版曾经有段时间不能使用,现在好像可以了,收费版迅速而稳定,价格好像有点高,一年16美刀。免费版本现在是P*U*F*F 0.03.321 updated:03-21-2010。
下载地址:http://FileDeck.net/zh-cn/files/595DPNBZ/p003.321.rar.rar
还有一个类似的叫Mr Zhang 也就是张生爬墙,也分免费版和收费版。
免费版为Mr.Zhang 0.08 for Windows (update 2010.6.24)
下载地址:http://FileDeck.net/zh-cn/files/1ZIOG6ED/mrzhang.rar.rar
适合windows
4. vfochrome
http://code.google.com/p/vforchrome/
一个简单易用,便于爬墙的基于chromium的浏览器。内置了ssh,可以自动获取网络免费账号,也可以设置为自己的。
适合windows
VPN
VPN可以让所有软件爬墙,适应面广,速度快,就是设置稍显繁琐,而且免费账号极少。
1.PPTP,L2PT 配置简单,稳定性差,兼容性差。而且 pptp 联通移动均已屏蔽 。
2.openvpn IPsec 稳定,速度快,穿透能力强,难配置。我没有此类账号,也不知其设置。
如果有vps可以选择自建VPN,然后几个人合伙用,人均每个月应该在人民币10元以内吧。收费的有很多,我就不介绍了,还有卖集成了VPN的路由器的,淘宝上搜吧。
介绍几个免费的VPN:
申请VPN和SSH账号: https://cmded.net
免费Vpn: http://www.thefreevpn.com/
免费Vpn: http://www.focusvpn.com/
每周都会发板30个免费账号,速度还不错: http://ibvpn.com/blog/
各个平台都适用
ipv6
全国适用,教育网最合适,美中不足是还得改hosts。据说现在GFW在为ipv6升级,不知道以后会怎样。Ipv6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路由器,一般家用的很少支持ipv6,支持的都很贵。所以ipv6实用性稍差。
六飞
http://www.6fei.com.cn/
只要安装了六飞软件,在普通的IPv4环境就可以轻松获得IPv6永久地址。
IPv6的安装,IPv6爬墙大法,IPv6下片秘技
各个平台都适用
手机爬墙
在wifi环境下可以使用很多手机自带的pptp l2tp,IPsec。
如果没有vpn,使用twitter,foursquare等软件的话还是需要使用带api版的
要么就只能使用支持代理的浏览器通过web访问这些网站了,比如opera mini,iPhone设置见这里。
其他代理:
GappProxy
http://code.google.com/p/gappproxy/
GAppProxy 只支持80和443端口(其他端口网站无法代理),只支持HEAD、GET、POST方法(GAE支持的PUT、DELETE没被支持),不能上传二进制 文件如图片(Twitter头像无法更新),不能断点续传(大文件下载一半被中断后需要重新下载),只能架在GAE上(GAE的DELETE方法不完整, 因而从Twitter的List中删除某人是用基于GAE的代理无法实现的),HTTPS会弹出证书无效的警告,也不节约流量和API调用。
Wallproxy
http://code.google.com/p/wallproxy/
这 是基于GAppProxy,旨在解决其不足的。WallProxy因此产生。WallProxy支持更多端口,服务端有GAE版和PHP版。客户端可以同 时设置多个服务端,推荐的设置是大流量快速度的GAE作首选,随便找个可以令WallProxy运行的免费PHP空间作备选以弥补GAE的DELETE缺 陷。WallProxy还改进了上传、下载使得支持上传文件(包括二进制文件)、断点续传、更稳定、更节约流量和API调用。同时还支持生成根证书并签名 子证书,将生成的根证书ca.crt导入到浏览器根证书机构后即可不再弹出证书无效的警告;支持类PAC代理规则并可中转其他代理,为提供了代理设置但不 提供代理选择的程序提供智能代理选择功能。
Webpage-tunnel
http://code.google.com/p/webpage-tunnel/
最简单的一句话:PHP和Java版的gappproxy。
webpage-tunnel是一个HTTP代理服务程序,通过HTTP隧道来突破防火墙的限制,并提供简单的加密通讯。
运行只需要两个文件,一个客户端Java程序,一个服务端PHP脚本,浏览使用说明。
Easycross
http://code.google.com/p/easycross/
将twitalker、gtap、mirrorrr、gappproxy整合成一个appengine应用,方便个人使用,不用建立4个appengine应用,并且所有链接都改为强制加密传输,
演示地址: https://victor-king.appspot.com/
红杏
http://code.google.com/p/red-apricot/
红杏是一个跨平台的透明化爬墙工具,旨在尽可能简化爬墙时的软件配置,以便使一些没有代理配置选项的软件(尤其是手机软件)也能顺利爬墙。
红杏本身并不提供代理功能,它基于GAppProxy,所以你必须首先有一个GAppProxy的Fetch Server。可以自己在Google App Engine上搭建,也可以使用他人搭建好的。 红杏只支持HTTP(即将支持HTTPS)协议,且不支持除80(及334)外的网站端口。
Cms4g-proxy
http://code.google.com/p/cms4g-proxy/
此项目是一个利用GAE应用程序提供的UrlFetchService服务而做的代理服务数据中转。
以上这些代理大多基于Google appengine,确定就是GFW隔三岔五的会封一些地区,而且现在https基本不能访问了。有些是基于国外空间的,随便找个免费空间,上传代理文件即可,这种比较方便。有些通过Java或Python支持多平台
西厢计划
http://code.google.com/p/scholarzhang
西厢计划提供一组工具,使得用户在一次设置之后,能够以普通程序直连目标网络,而避免GFW的大部分影响。其命名是为了向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爬墙的先驱者张某致敬。西厢计划现在已经达到alpha可用状态,在初步的测试中可以让用户以普通浏览器无障碍地直连Youtube。
有windows和Linux版本
Yourfreedom
https://www.your-freedom.net/index.php?id=downloads
这是一个功能强大,速度快的多平台工具。使用前先注册一个账号,使用方法自行搜索,有中文版。我是强烈推荐。

Witopia vpn
WiTopia VPN是款国人自制的免费免安装HTTP代理软件,非VPN,且应与国外的WiTopia personalVPN没有关系。WiTopia VPN是款国人自制的免费免安装HTTP代理软件,非VPN,且应与国外的WiTopia personalVPN没有关系。启动程序后会自动激活代理。如附图所示,下拉菜单可选择服务器;点击"操GFW(打开vpn)"、"激活GFW(关闭vpn)"可进行打开、关闭代理的切换。使用WiTopia需对浏览器HTTP代理服务器进行设置(IE、Chrome不用,程序启动时自动配置),HTTP代理:127.0.0.1,端口:1234。
最新版:WiTopia 1.0.1
下载地址:http://cn.ziddu.com/download/511482/witopia.exe.html
官方网址:https://twitter.com/vpnforchinese
T*o*r
这个作为爬墙祖师,多平台,封不住,唯一的缺点就是速度慢,现在还要搭建网桥,就不推荐了。

AV女优的真正高潮

对于AV来说,影片的高潮自然就是女优生理上的高潮。

尽管很多女优的高潮都是通过表演呈现出来的,但也有部分女优,因为身体敏感,往往能在影片中获得真实的性高潮,整个人high至顶点,也让观者的兴奋度彪到最高、大呼过瘾。
那么,如何判断女优高潮的真假呢?又有哪些女优在高潮时有真正的“本色表演”呢?
有人会说,潮吹便是女性高潮的真实表现了。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。首先,并非所有女性都有潮吹,这和个体体质有关;其次,AV中的那些喷涌如泉的潮吹也往往是通过特殊手段来进行拍摄的,并非是女优真实的表现。
判断是否是真实的高潮,首先看眼神。眼神的表演尤其困难,大多数女优都没有如此优秀的演技,所以眼神不易骗人,高潮来临的时候更是如此。通常,在高潮期间,女优的眼神会涣散失神,也就是说看起来没有聚焦。在高潮结束后,还有一种大梦初醒的感觉。
另外,更直观的判断则是看女优身体的抖动。到达高潮时,女优的身体,尤其是腰部、臀部和大腿,会不自觉抖动。这种抖动的频率并不固定,类似于“抽搐”,同时还伴有臀部和腿部肌肉的收缩。收缩可以演,但不定向不定频率的收缩就比较困难了,因此呈现这种状态的高潮,通常就是真实的高潮了。

下面,是一些经资深AVer鉴定,在影片中具有真实高潮的女优们。

纱奈

早川濑里奈

酒井千波

雪见纱弥

恋小夜

(据说最后两位的高潮非常给力,而且绝对真实)



Cytherea

(欧美女优的代表,据说高潮极其强烈)

常用软件的间谍行为

编辑说明:作者P迪通过Process Monitor软件对QQ、Skype、PPS影音、Windows Live Messenger、迅雷5、VeryCD版电驴进行测试,以发现哪些软件执行非法的间谍行为。




# QQ主要对下列与本软件无关的其他相关目录文件进行的访问

* thunder network迅雷

* easymule,电驴verycd版

* kingsoft,金山软件的文件夹

* windowslivewriter,微软的Live writer就是用来编辑本篇blog的软件

* ppstream,PPS影音

* googleupdate,Google相关软件

* avg,一款国外免费的杀毒软件

* iPodService.exe,ipod相关

* C:\autoexec.bat,DOS时代的自动启动批处理文件

* C:\Documents and Settings\xxxx\Application Data\Microsoft\SystemCertificates,不太清楚应该和证书有关



# skype(包括Skype.exe主程序和skypePM.exe的插件管理程序)主要对下列与本软件无关的其他相关目录文件进行的访问

* C:\Documents and Settings\xxxx\Application Data\Microsoft\SystemCertificates,不太清楚应该和证书有关

* C:\autoexec.bat,DOS时代的自动启动批处理文件

* 尝试在以bin命名的目录下查找iexplore.exe文件

* windows下的字体目录



# PPS影音 主要对下列与本软件无关的其他相关目录文件进行的访问

* C:\autoexec.bat

* windows下的字体目录



# Live Messenger 主要对下列与本软件无关的其他相关目录文件进行的访问

* C:\autoexec.bat

* windows下的字体目录



# Thunder.exe 主要对下列与本软件无关的其他相关目录文件进行的访问

* C:\Documents and Settings\All Users\Start Menu,本机安装的程序列表

* C:\WINDOWS\Installer,不太清楚,猜测是本机安装的软件

* C:\Documents and Settings\majy\Desktop,你的桌面的上所有内容

* C:\Program Files,安装在C盘的程序的常用目录

* D:\Program Files,安装在D盘的程序的常用目录

* windows字体目录



# easyMule.exe 主要对下列与本软件无关的其他相关目录文件进行的访问

* C:\Program Files\TortoiseSVN\,不知道驴为什么对龟比较感兴趣

* windows字体目录

2010年8月6日星期五

村上春树语录

村上春树 说: 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,其实不是,人是一瞬间变老的。




村上春树 说: 鱼说,你看不到我眼中的泪,因为我在水中。 水说,我能感觉到你的泪,因为你在我心中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每一次,当他伤害我时,我会用过去那些美好的回忆来原谅他,然而,再美好的回忆也有用完的一天,到了最后只剩下回忆的残骸,一切都变成了折磨,也许我的确是从来不认识他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在某种情况下,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要伤害另一个人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希望你下辈子不要改名,这样我会好找你一点。有时失去不是忧伤,而是一种美丽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若什么都不舍弃,便什么都不能获取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,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对相爱的人来说,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,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去的过程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当我们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“放弃”时,我们将拥有“成长”这笔巨大的财富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在某种情况下,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是要伤害另一个人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于是我关闭我的语言,关闭我的心,深沈的悲哀是连眼泪这形式都无法采取的东西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世界上有什么不会失去的东西吗?我相信有,你也最好相信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周围静得出奇,似乎整个世界都在向我的思考侧起耳朵.



村上春树 说: 世上有可以挽回的和不可挽回的事,而时间经过就是一种不可挽回的事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他是我在青春岁月里的初恋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 迷失的人迷失了 相逢的人会再相逢



村上春树 说: 在大悲与大喜之间,在欢笑与流泪之后,我体味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幸福。 生活以从未有过的幸福和美丽诱惑着我深入其中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 而容纳你的空间 ——虽然只需一点点 ——却无处可寻



村上春树 说: 迟早要失去的东西并没有太多意义. 必失之物的荣光并非真正的荣光.



村上春树 说: 那里的一切一切都如云遮雾绕一般迷离。但我可以感觉出那片风景中潜藏着对自己至关重要的什么,而且我清楚:她也在看同样的风景



村上春树 说: 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,就像完美的绝望并不存在一样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最喜欢的是描写与唯一朋友的永泽和女朋友分手后,渡边和初美的那段相处,以及他多年后回忆起当初,一种迎面而来的夕阳的感觉。初美虽然不是渡边命中的女人,但那应该是一个女人的最高境界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如果你想追求的是藝術或文學的話,只要去讀希臘人寫的東西就好了.



村上春树 说: 過去曾經有過這樣的時代,任何人都想活得冷靜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他想把胸中的感念告诉对方:我们的心不是石头。石头也迟早会粉身碎骨,面目全非。但心不会崩毁。对于那种无形的东西—无论善还是恶—我们完全可以互相传达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,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.



村上春树 说: 死并不是终结生的决定性要素。在那里死只不过是构成生的许多要素之一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山川寂寥,街市井然,居民相安无事。可惜人无身影,无记忆,无心。男女可以相亲却不能相爱。爱须有心,而心已被嵌入无数的独角兽头盖骨化为“古老的梦”



村上春树 说: 如果不了解而過得去,那再好不過了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我渐渐能意会到,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纵令听其自然,世事的长河也还是要流往其应流的方向,而即使再竭尽人力,该受伤害的人也无由幸免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网无所不在,网外有网,无出可去。若扔石块,免不了转弯落回自家头上……时代如流沙,一般流动不止,我们所站立的位置又不是我们站立的位置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不要同情自己,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我的父母叫起来也就是一只小雨蛙那么大的想象力.



村上春树 说: 死,并非生的对立面,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。死潜伏在我们生之中



村上春树 说: 有时失去不是忧伤,而是一种美丽。当我们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“放弃”时,我们将拥有“成长”这笔巨大的财富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有时候,不正确的选择可以带来正确的结果;而造成不正确结果的却是因为正确的选择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刚刚好,看到你幸福的样子,于是幸福着你的幸福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一旦死去,就再也不會失去什么了,這就是死亡的起点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当我们回头看自己走过来的路时,所看到的仍似乎只是依稀莫辩的“或许”。我们所能明确认知的仅仅是现在这一瞬间,而这也只是与我们擦间而过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,迷失的人迷失了,相逢的人会再相逢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我们自以为知之甚多的的事情背后,无不潜伏着等量的未知因素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死不是生的對極,而是潛存在我們的生之中。



村上春树 说: 如果不了解而过得去,那再好不过了。

内地科学家自曝年收入15万仍难养家 夫妻6年未买新衣服

内地科学家自曝年收入15万仍难养家 夫妻6年未买新衣服


2010年08月02日 07:54人民网-人民日报

采访对象

吴雨(化名),研究员,45岁,2005年回国,现任某国立研究所课题组组长、首席科学家,从事基础科学研究,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。该课题组目前有数名正式人员(包括研究员、副研究员、助理研究员)和10多名硕博连读的研究生。



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但以下反差依然令人尴尬。



2009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5100万人,位居世界第一。但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师却寥若晨星;2007年我国发表的SCI(科学引文索引)论文总数已占世界第二位,但原创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屈指可数,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曾多年空缺;2008年全社会R&D(研究开发投入)总量就达到4570亿元,比1978年增长了40多倍,但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,技术对外依存度超过60%……



造成这些巨大反差的根源是什么?有识之士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一点:科技体制。



他们认为,虽然自1985年以来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,但至今仍有一些弊端,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事业的发展,困扰着科技人员。在国家科技投入持续增加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日益需要科技支撑的新形势下,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,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,已是大势所趋、迫在眉睫。



目前的科技体制存在哪些主要问题?应当如何破解?“科技视野”版从本期开始,推出系列报道,尝试深入探讨。



——编者



①一年当中,能真正用在科研上的时间,有1/3就不错了



记者:作为课题组的组长,您工作一定很忙?



吴雨:真是很忙。我是2005年从美国回来的,感觉一天都没有停下来过。周末、节假日、休假,对我来说没有多大实际意义。不光我这个课题组组长忙,组里的另外几位同事,也都和我差不多。



记者:那您一定觉得非常充实?



吴雨:事实并非如此。我目前的心态,更多的是紧张、苦恼和焦虑。虽然每天忙忙碌碌,但一个星期下来,难得有一整天能安静地坐下来,看文献,做实验,写文章。



我粗略算了一下,一年当中,大约1/3的时间用来申请项目,1/3的时间处理各种杂事;真正用在科研上的时间,有1/3就不错了。



②从准备申请项目到正式填表,再到答辩、中期评估、年终汇报,一年要花去四个月



记者:申请项目需要那么多时间吗?



吴雨:今年我们组申请的项目比较多,共有6个,分别来自财政部、科技部、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(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)。每年2月份我就得安排申请项目的事儿,和相关的人员联系,或是组成自己的团队,或是让我的组员加入别人的团队。按照规定,同一个经费来源每个人姓名在在研项目中出现一般不能超过三次,我就得和同事们商量,如何最大化地利用我们的有限名额:向哪个部门申请哪些项目,哪个参加别人牵头的项目,哪个我们牵头并邀请其他组成员参加,等等,然后分别准备申请材料。



记者:申请材料包括哪些内容?



吴雨:虽然申请的部门不同,但项目申请表的内容大致相同,主要包括:国内国际研究现状,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课题组的研究基础,研究人员的介绍,经费预算,预期的研究目标(包括要发表多少论文),等等。



其中最费精力的,是经费预算。每一个项目的经费包括十来项:设备费、材料费、测试化验加工费、燃料动力费、差旅费、会议费、国际合作与交流费、劳务费、专家咨询费、管理费,等等。每个项目的经费用途都规定得很严、很死,要求必须“精准预算”,因为项目结题验收时要一一对账,如果对不上账,就很麻烦。



但是你知道,科学研究存在很多不可预见性,真正做实验的时候一些费用很难控制,不知道什么时候要花什么钱。所以申请项目时我和同事必须像专业会计那样,精心算计每一笔钱。



记者:您一个人忙得过来吗?



吴雨:当然忙不过来,组里的业务骨干和研究生,都要帮着一起写。2月份基本上都用在项目准备上了。3月份是最忙的时候,要完成正式的项目申请书填写, 然后签字、盖章,递交给有关部门。有些项目如自然基金委的优秀群体项目, 还要先经过预答辩,通过后才可以进一步申请。4、5月份, 是各种项目函评的时间。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相关单位将根据函评意见,决定是否给与资助,或进入下一轮答辩。我也得花一些时间,帮助自然科学基金委等评审一些项目。6、7月份,一些重要的项目,比如财政部的仪器设备项目,自然基金会的重点项目、创新研究群体项目,科技部的973项目等,要准备答辩。为能在专家评审时提高通过的几率,需要先在所里搞答辩演习:申请牵头人试讲,所里请几个专家来听,听完了提意见;然后再修改、补充,必要时要安排第二次、第三次。



我们组一般搞一两次就行了,听说有的组要搞三四次、五六次。



记者:答辩结束后,项目申请的事就完了吧?



吴雨:没有。项目申请如果没通过,前期的这些努力就白费了,明年再重新来过;如果运气好,项目通过了,紧跟着就要填写“资助项目计划书”,详细填写“每年的研究计划和预期进展”,并按照项目实际批准的经费,重新制作“经费预算表”。



项目短的两三年,长的四五年,每年要搞进展汇报,中期要进行评估,结题时要搞验收。所以到了每年的11月、12月,就要应对各种各样的检查,向所里或有关部门汇报进展。我们的六七个在研项目,断断续续下来,也得花去大约一个多月时间。



③每个项目经费都比较少,而且“吃了上顿没下顿”,如果申请的项目不够多,课题组的生存就成问题



记者:没想到要在项目上花费这么多时间。



吴雨:更令人苦恼的,是这6个项目实际上是来自同一个研究课题,只是名目不同、来源不同罢了。申请这么多项目、搞这么多答辩、汇报,其实很大程度上是重复劳动、浪费精力。



记者:既然这样,为什么不少申请两个项目?



吴雨:我们从事的是基础研究,科研经费全部来自纵向(指来自国家财政,横向是指来自企业或地方政府——编者注)的竞争性项目,需要年年申请,否则就“吃了上顿没下顿”。而每个项目的经费都比较少,6个项目的总经费平摊到每年,一年课题组也就是120万元左右。而且,并不是每个申请项目都能获得批准,我们申请的项目,能有一半成功已经很不错了。如果申请的项目少了,课题组就没法运转下去。



记者:这话怎么讲?



吴雨:我们课题组有20多号人,除了给研究生发劳务费,还要给正式人员发绩效工资,支付水电费,等等。所有这些费用,都要从项目经费中出。



我国的项目经费,是典型的“重物轻人”:经费的90%左右,是用来购买仪器设备和支付材料费、会议费、出差费的;用在人身上的,只有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。其中,专家咨询费是发给项目外人员的,劳务费只能发给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研究生和临时聘用人员。劳务费的比例很低,经费少的项目是15%,多的是10%。如果按120万元算,大概有18万元的劳务费。



我们组有16个研究生,平均下来也每月不到1000元。现在的学生都很聪明,他们选导师之前都要做调查的,如果你这个课题组项目经费太少,他们就不报你的,这样研究生就招不进来。



记者:除了研究生的劳务费,还有其他开销吗?



吴雨:给正式人员发绩效工资。为体现“多劳多得”,我所在单位目前采取的是三元工资制:基本工资+岗位工资+绩效;前两项由院里、所里发,绩效工资中所里只负责“保底”的部分,其余部分就要课题组自己想办法。而组里只有一个来源即项目经费。



记者:你们的绩效工资每月有多少?



吴雨:这个不一定,要看在研项目的多少。就拿我们组来说,前两年申请的项目比较多,所以今年我们课题组正式人员平均每人每月8000元左右。少的年份每人每月只有二三千元。



不管是8000元还是二三千元,都只能从项目经费中出。而按照规定,项目经费是不能用来支付正式人员工资的。但我们组又没有其它的经费来源,你叫我这个组长怎么办?



记者:您的收入有多少?



吴雨:我是研究员,又是组长,收入在组里算高的,每月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加起来4000多;加上绩效工资,平均每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。



记者:这些钱够用吗?



吴雨:像我这个年龄段的,都是上有老、下有小,除了全家老小基本生活开支,还要还房贷、车贷,供小孩上奥数班、英语班等,花钱像流水一样。



跟刚回国那两年比,我现在的状况好多了,基本能做到收支平衡。说出来不怕你笑话:回国到现在五六年了,我和太太没买过一件新衣服。



记者:确实没想到。



吴雨:大家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,现在外边的高校、企业挖人挖得很厉害。为了让大家衣食无忧、防止人才外流,只能如此。据我了解,其他所的同事也面临同样的问题。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。



记者:那项目结题时怎么办?



吴雨:我也感到非常头疼。这就像颗定时炸弹,结题的时候肯定要爆炸。我们去向所领导讨教,他们也没办法,因为这是个机制性的共性问题,不是我们所自己能解决的。



我感觉我们的项目经费把人和物的关系搞颠倒了。可以花一两千万元买设备、造仪器,可以花五六万维修设备,但如果要给某个重要的人发5万元工资,那绝对不行。其实人是最重要的,如果没有高素质的科研人员,仪器设备再先进,还不是一堆废铁?据我了解,美国、日本、欧洲等国立研究所的研究经费,大头是用来养人的,我们刚好反过来。



④为完成项目考核、让研究生顺利毕业,一年至少要完成6篇论文,逼着你去做“短平快”的事情



记者:除了申请项目,您还忙什么?



吴雨:忙着写论文。论文是项目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,也是项目考核的硬指标。



一个项目需要年终汇报,到时候你总得要有几篇SCI论文吧,否则就会影响后期的经费拨款。因为大家都在看论文,要是你有一段时间没发论文,而其他课题组的同事发了,自己就会感到无形的压力。



我们组的15个研究生都是硕博连读,每个学生想要在5年内毕业,必须要发两篇以上SCI文章。这样算下来,我们组每年至少要完成6篇论文。



而要发表一篇好文章, 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。首先要把实验做好,再花工夫写、改,和别人讨论, 投稿后可能经过一审、二审,如果你不同意审稿人和编辑的意见,还要向副总编辑或总编辑上诉,来回一折腾也得大半年到一年。最后被高端期刊接受了是运气的,不少时候折腾了半天还没被接受,就得再投其它期刊。



平均一年写6篇高端文章,哪有那么多时间和成果?但是,为了能让学生顺利毕业,我们不得不在有些实验还没完全做成熟的时候,就开始写,写出来的只能是缺乏实质性进展和创新的垃圾文章。这既影响论文的质量,也影响科研的水平。



为了不耽误学生按时毕业,就得找一些容易做的题目,在别人已经开辟的领域跟风;风险大的、探索性强的项目,就不敢轻易去试;或者稍微试了一下,发现短期内不会有结果,就立马回到比较容易和有把握的项目上,完成任务了事。



国外和我们体量差不多大的课题组,每年发两三篇文章就不错了。我们盲目追求文章的数量,只能被迫制造不少垃圾文章。原创性的成果不敢或不能尝试,怎么能够期待大的创新性成果?



⑤希望能借鉴国外好的经验,把科研资源集中到一两个部门,每个项目的经费多一些,经费安排多向科研人员倾斜



记者:您的压力一定很大吧?



吴雨:我的确感到压力很大。有一段时间,我一站起来就浑身发抖,我想就是因为有好长一段时间压力太大、情绪太紧张了。



我常常对自己说,这一段时间太累了,等忙完了好好休几天假。但事实是从来没有闲的时候,总有事情不断地冒出来,要你解决。我们的第一台仪器做出来后,就有许多双眼睛盯着你:什么时候出成果?什么时候发文章?此外,学生要毕业,得赶紧发文章;有的项目要结题了,经费怎么处理……杂事实在太多了。



我现在意识到:必须强迫自己休息、放松,否则很难支撑下去。



记者:所里的其他同事情况如何?



吴雨:其实我还算好的,回国后得到各方面的关照比较多,设备顺利搞成了,一些高端文章也发了,应该说还是相当幸运的。有的课题组项目比较少,也有他们的难处,压力不比我们小。



记者:您在科研项目方面有哪些建议?



吴雨:希望能借鉴国外好的经验,把科研资源集中到一两个部门,每个项目的经费多一些,在经费安排中多向科研人员倾斜一些。这样大家就不用把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项目重复申请、重复汇报上,以及应付论文任务和考评。如果能够这样,大家就可以静下心来,集中精力“十年磨一剑”,多做一些原创性的研究。要想在科研上做出大的成果,必须要经过跟踪—模仿—创新三部曲。这很像盖大楼,想不打好地基,直接盖上面几层,是不可能的。许多新的发现看似偶然, 实际上是源于长期的积累和准备。



⑥希望创造更好的环境,让科研人员静下心来,更专心地研究,更自主地探索



记者:“十年磨一剑”就能做出原创性成果?



吴雨:我想这不应该是个问题。虽然创新失败的风险很大,但只要有足够的积累和时间,总会有新的发现、新的突破。这就像种庄稼,只要土壤肥沃、养分充足、气候适宜,种子播下去以后,给它们足够的时间,自然会有新芽破土而出。



中国不是缺少科研人才,也不是大家不想创新。我相信绝大多数做科研的人——国外回来的也好,一直在国内做的也好,其实都是想干点事业的人。只要有好的环境、好的机制,有长期的、足够的经费支持,出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。



记者:目前的环境、机制,是不是不利于创新?



吴雨:这是明摆着的事。目前的项目经费安排、申请机制和急功近利的考评办法,搞得大家都很浮躁,很难沉下心来做开创性的事情。尤其是课题组组长,必须拿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,处理一些繁杂的琐事:怎么申请到项目经费、怎么让学生毕业、怎么让这个课题组活下去……据我所知,国内像我这种状态的科研人员还有很多。



记者:您是不是很着急?



吴雨:想想真是着急。从个人来讲,我放弃国外的优厚的待遇和安逸的生活回国,不就是想多为国家做点事吗?从国家来讲,这些年对科技越来越重视,科研的设备条件越来越好,经费越来越多,寄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。如果我们拿不出原创性的成果,既对不起自己,也没法向国家交代。



目前的情况是,不是我们不想集中精力搞创新,而是现实不允许。温家宝总理在去年首都科技界大会上曾说过一段话,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:“我们全部科技政策的着眼点,就是要让创新火花竞相迸发、创新思想不断涌流、创新成果有效转化。为此,要创造良好的环境,让科技工作者更加自由地讨论,更加专心地研究,更加自主地探索”。



静下心来,踏踏实实做研究。我想,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期盼。